头脑中生长着五彩缤纷调和出的一片空白Σ(⊙▽⊙"a
 
 

知味之味

咕嘟、咕嘟。


缕缕雾气从锅盖上的小圆孔中逸出,时疾时缓。


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芬芳,却独有它令人陶醉的温醇,从肠胃一直抚慰到心头。


 


一煲白粥。


用最普通的水、白米,甚至最普通的锅,以适当的比例浸泡过后煮开调至文火熬成的粥,是我们家几乎每天晚上的主食。简简单单,却蕴含着足够包容一切的能量,让我全部的蜷缩与紧张在此间缓缓释放。


舀起一勺,半透明的米汤稠而不郁,汤汁拥抱间,胖乎乎的米粒微微炸开与之交融。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。将整勺送入口中,唇边不小心沾染上米汤渍,以舌尖轻轻舔之,仿佛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满足。




看似单调而不起眼的大白粥,在我们家、在我心里,自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。


 




不过,逢有朋自远方来时,白粥便不会率先登场。通常,它会安分地待在厨房里静候它的伯乐,而餐桌上的迎宾阵容里总少不了几员大将。


一眼望去就能瞧见,被棕红色酱汁悉心滋养着的酱方正敦实地坐在桌正中平底大盆里。规规整整的一块长方体,肉皮上泛着的光泽却透露着它诱人的魅力。奶奶深谙怎样的火候能保留五花肉的鲜嫩肥美,却又让它完全肥而不腻。用小刀切下一片,断面还保留得清白素净,肉却已软烂入味。一丝甜度百份鲜,才尝罢便又垂涎。




奶奶说,这是她用祖屋尚存的大灶焖制而成的,得用粗壮的柴烧干几次水,最终浓缩而成的汤汁渗透入肉,是真正的精华。说这话的时候,她有些自豪,却又有些黯然,老宅面临要被拆迁的通知,不晓得还能存在多久。“也不晓得,日后没了土灶,这大肉的味道还能不能这么灵光了。”




我缠着奶奶,将她的烹制方法细细记录了下来。随后,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吃酱方的时光,也约定了要一起研究开发新的烹调方法。回不去的总让人缅怀,但是,前方还有新的路可以让我们带上记忆继续走下去。传承在酱方里的,总不止那一份经典滋味吧。


 




受奶奶的激励,爸爸的大厨之魂也在某一日悄然苏醒。


在他孜孜不倦地一次次尝试改良过后,我们家的宴客菜单中又多了一位明星成员——水煮鱼。从亲自挑选鱼肉开始,片鱼、腌制、调汤底、选配菜……爸爸可谓在这一道菜里投注了全副心血。坚持每一片鱼肉厚度不超过五毫米,鱼片以带一点皮为最佳,全部下锅时间不宜慢于十秒,待变色后两分半钟即可起锅。上桌时,微微卷曲的白嫩鱼肉在酸菜汤中若隐若现,仿佛还在翻滚。用筷子夹起来还得小心翼翼一些,以免柔嫩的鱼片半途断裂,从筷间逃脱。


提防着烫嘴、却又按捺不住急切于品尝的心情在鱼肉入口的瞬间便被惊喜席卷。嫩滑却又不失弹性,细腻的美味就这样在口腔里自由自在地鲜活。原本并没有特别喜欢吃鱼的爸爸就此爱上了这道鱼料理,并还在不断努力提升手艺,争取一次更比一次好。




其实,比起鱼的味道,我们全家都更欣赏爸爸的认真。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,享受到他努力的成果,不论成功还是失败,都是一种幸福吧。


 




除了大鱼大肉,蔬菜亦我们家餐桌上的宠儿。


妈妈淡定地挥铲炒就一盆丝瓜,照例只用到了油、盐、水这三种最基本的调料,装盆后的效果却自带柔光,清新得如沐春风。软软的粉翠绿色与白色相间,摆在桌上赏心悦目,与一旁的番茄炒蛋相得益彰。倘若筷子功力同我一样不太灵光的,便干脆用勺子舀起几块直接放到嘴里,还带着些汤汁,顺滑软嫩,清甜爽口。




有时候,只需使用得当,简单的调料更能烘托出菜品与生俱来的本真滋味吧。加一勺醋以保持肉质鲜嫩、洒少许盐来烘托甜的立体、用一抹糖去调出鲜的层次……小小调料中也能变化出多种精妙绝伦,叫人不禁感叹。万事万物,由著及微,似乎都各自藏着学问。


 




在这些充满爱心的家常美味中,我渐渐成长,也走出家门,探访沿途的各色风味。


 


清晨和广式早茶似乎非常相配,不论是松软的白面皮顶端探出甜蜜多汁的叉烧,还是晶莹剔透的虾饺肚皮里的粉嫩鲜虾与碧色菠菜,从圆鼓鼓的外形到塞满嘴巴的口感都让人享受着视觉、味蕾和精神的多重陶醉。




一笼、一屉、一盅、一盘,种类丰富、却几乎个个精良的点心足够我和同行的友人们一道分享。我们欣赏着、享用着、聊着笑着,感叹着是怎样的妙思和巧手造就了今日的这些小小的艺术品。除了吃饭,似乎倒是更像是在体味人文风情。而共同的记忆与相处点滴,也汇聚成了流入友谊长河的涓涓细水,绵延不绝。


 




行至高山,则似乎性情和食物也随之豪放了不少。


刷上独家调配的酱汁、经炭火轰轰烈烈地烘烤过后,大块的牛羊肉喷香四溢。早已迫不及待的我随着大家一起,用手抓着一块便大口啃了下去,形象包袱之流大抵也早被留在了山下。


吃到畅快时再端起手边的酥油茶灌一口,暖意从喉咙一路冲撞到胃里,然后洋洋洒洒地漫及全身。在大雪茫茫的冬夜里,即使再重的冷意也随之被驱散。这种以茶汤、酥油和盐经搅打而成的厚重饮品口味颇为独特,可一旦适应过后,许多人纷纷为之着迷。那浓郁而饱满的香醇,也成了大家日后思及当地便无限回味的念念不忘。


这是当地人民抵御严寒、补充能量的法宝。不过,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更多的选择之下,大家倒是依旧保留着这样的习惯。




在经年累月的传承之下,这一碗茶,或许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了吧。


 




告别了好客的主人,下一站,我来到了北纬一度。


这是个阳光和雨水都充盈的小岛,也是个被称为美食天堂的国度。


才置身热带,迎接我们的甜点就个性十足,它的名字叫浆罗。色彩缤纷绚烂得有些夸张,内容也似乎过于纷杂,味道却是意外的清爽干练。就好像一阵凉风迎面拂来,叫人全身心舒畅,才不由得再度对这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重新审视一番,竟也愈发心水起来。


 


早餐来一份酥脆的班兰咖椰烤吐司,配两个溏心蛋,一杯Teh或者Milo,满足的远远不止是胃口。班兰和咖椰两种味道都深得我心,明明甜得深厚而绵长,却不招人腻味。二者合一后竟也是别样和谐,之于鼻端,之于舌尖,融洽而又能各自明晰。再配上烤至微焦的吐司,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,恨不能将洒落在盘中的碎屑也尽数吃掉。


溏心蛋的吃法则更为多种多样,无论是佐以酱青拌匀、直接用小勺送入口、还是搭配吐司,依自己的喜好便是最妙。将温热的鸡蛋轻轻敲开倒入碗中,澄色的蛋黄圆嘟嘟得可爱,软嫩的蛋白在碗中摇摇颤颤,轻暖而又水润润的质感似乎能带你穿越回无忧无虑的纯真年代。只消看一眼,唇边就会不由自主地勾勒出一个小弧度。


用餐时若觉得有些口干,搭配的热饮便有用武之地了。经典的Teh是用红茶、炼乳和糖冲泡而成的奶茶饮,顺滑的甜奶过喉,余味泛起一点清涩的茶香,意犹未尽。Milo则是另一种浓郁和香甜,似乎比热可可还多了一份摩挲在唇舌间的质感,轻轻松松将能量加到满格。




这样一组并不复杂的早餐标配里,却包含了好几件充满当地特色的食物元素,思及此,便觉其巧妙,以及倍感亲切。


 




日出月落、暮鼓晨钟,在这方寸之地,我的味觉却不啻饕餮,将越来越多的食忆收入囊中。洁白无瑕的鸡肉配上颗颗油亮的米饭、肉质丰满的猪肋遇上热辣暖心的汤水、菜叶蘑菇与豆腐一同在大锅中沸腾;金枪鱼肉点缀在酸甜可口的青芒果丝之间、滋味十足的蔬果和肉被竹签串连、口感变化多样的薄饼追本溯源都能回到同一张酥皮面……


由陌生、新奇一点点变得熟悉,也见证了我这一路走来的变化和经历。





说到这里,怎能不提最最著名的叻沙和辣椒螃蟹?


尽管我本身不吃辣这个习惯多年以来未曾改变,固然失去了欣赏一部分滋味的机会;但我接受这样的口味差异,这也并不妨碍我继续欣赏各色食物。有时候,在一旁看着别人大快朵颐的模样,自有另一番体验,未尝不是一种圆满。





然而,也有食物成功攻破了我的防线,譬如榴莲。


从最初的无法接受,到如今的爱不释手,五年的时间早已足够。遥忆当年,是榴莲泡芙在一瞬间让我缴械反水,无法抗拒地投入了对方的阵营。不张扬的甜度背后是至臻的口感,即使冰凉也饱满得快要溢出来的奶香,却没有一丝一毫油腻或滞留。搭配温度与甜度都更为清淡的泡芙皮一同入口,还没咽下便忍不住在心里笑开了花。大概,比在大热天里吃了任何冰激凌都要满足吧。


 




在这片阳光雨露充足的土地上,我已经度过了十个年头有余。


这么些日子里,我也邂逅了更多性格鲜明的滋味。金黄酥脆的炸鸡饱满而不羁、半融化的芝士在匹萨饼皮分离之际缠绵、酸甜清爽的寿司与霸道的芥末一齐在味蕾上绽放;热情洋溢的塔可永远能带给你新的惊喜、略显内向的皮塔饼也有一肚子文化、穿着蕾丝小裙边的马卡龙从里到外都是甜甜、细腻深沉的提拉米苏背后的故事令人随着酒气一同如痴如醉……


 


写不尽、没尝过的还有太多,能带回给亲朋好友分享的又太少。叹惜之余,我也渐渐开始在这些舌尖上的悸动中找到了共同点。他们肩负的并不只有色香味,他们抓住的也不仅仅是我们的口与胃。无论是千百年来沿袭的、还是不断在改变创新的,都在岁月中绵延流淌,从过去,到未来。传统节日里的小食大餐、各类聚会中的隐藏主角、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意寄托、不同社会交流时的关键纽带…… 大抵多数场合之下都离不开他们。


“民以食为天”这句话,此时再看,倒更生出几分认同来了。


 




罪恶吗?果腹以延续生命的基础上,还在追求其物、其味;赋予的新身份,似乎也不单纯。一个馐字,足以道出这种物欲之流不敢贸然抬头的软肋。




然而,有一些使命,似乎恰适合交予他们去带头执行。也许承载不了全部,但并未就此停下的脚步中,至少还有一部分在坚守着、传承着,在努力匹配着、发扬着,在世世代代中追逐着触碰人心的永恒。





又是一年佳节至,出门在外的旅人也不全是只会对月怀远、悲从中来的大孩子。寻觅来米粉面粉,动手包起汤圆或是水饺,将思念一股脑儿全揉进了褶皱里;搅拌着黄油面粉鸡蛋,捏出树与鹿和铃铛的形状,在烤箱边烘着暖意陪饼干们一点点变得有模有样……隔壁那群四处奔波的少年,此时也围坐在一起,自给自足地享受着一顿麻辣火锅,伴着止不住的泪水开怀大笑,连连叫好。


 



韶华易逝,光阴难再,享用过的美食最终又能记得多少?


然而,滋味之味,又不仅仅是味觉。五官六感,七情八念,总有一份故事将记忆与之相连。是文化、是情感、是人物?是治愈的瞬间、还是沟通的桥梁?




无论是什么,都是自己的、也是这个世界里存在过的,一种财富。



美食人生,不是我的最终追求。但我依然享受这种探索与体验、记录与积淀的过程。食不可过饱,亦不宜急躁,我知晓与否,都期待着前方,有更多的未知在等我慢慢去体验。




纵然尝不尽,此刻的我已然知足;然而,我亦不会满足于停滞于此。我想,还要与那些新朋老友、万千滋味一起,一路向前。


 




累了的话,不妨熬一碗白粥吧。



-------


是五年多前写的散文。记得当时妈妈看过以后说,太过华丽,矫揉造作。


结果最近她又读了一遍,说,写得很好诶她很喜欢~


我告知她五年前她的话以后,娘亲表示:不错诶,随着时间,我俩的喜好更接近了hhh(小感动,小开心)


04 Feb 2021
 
评论(2)
 
热度(45)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依执 | Powered by LOFTER